html模版






標題

斷裂帶(急.15點)


問題


誰可以給我一些有關斷裂帶的資料?PS(如果可以就麻煩整理一下.沒整理我也不會介意..)


最佳解答


※斷裂:當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張力或壓力大於岩石強度時,岩層發生分裂斷開造成。1.斷裂的類型(1)節理(joint):是斷裂面兩側並沒有相對位置移動或僅有輕微位移的斷裂面,廣泛地幾乎出現於所有岩層中;較常見的是當岩石形成時,因冷卻或脫水,使岩石收縮而出現的。(2)斷層(fault):若斷裂面兩側的岩塊沿斷裂面錯動,發生顯著的位置移動,便稱為斷層。斷層的規模變化很大,小的祇有幾米(規模更小的稱為微斷層),大的可至數百公里。2.斷層的構成要素(1)斷層面:是岩層發生相對位移的斷裂面,一般是傾斜的;由於岩層往往有許多破裂面,因此形成了斷裂帶或破碎帶,其寬可達數十米以至數百米,斷裂帶內岩石常被壓成角礫狀碎屑,重新膠結後便形成斷層角礫岩。根據斷層面上的擦痕,可判定斷層相對位移的方向。(2)斷層線:是斷層面與地面相交的線。(3)上盤(upthrow)和下盤(downthrow):斷層兩側被切斷的地層叫斷層的兩盤,位於斷層面上部的一盤叫上盤,位於斷層面下部的一盤叫下盤;若斷層面為垂直時,則用方位表示,如東盤、西盤等。3.斷裂的命名方案(1)老斷裂:新生代前活動過的斷裂。(2)新斷裂:新生代活動過的斷裂。(3)第四紀斷裂:第四紀活動過的斷裂。(4)活動斷裂:三萬五千年左右以來活動過的斷裂;一萬一千年以來活動過的斷裂(全新世斷裂)。4.活動斷裂的研究(1)斷裂幾何學研究:主要透過遙感資訊解譯、地質地貌調查與填圖及地球物理勘探,了解斷裂在平面與剖面上的形態特徵。(2)斷裂運動學研究:綜合分析地質、地貌、地殼形變及震源機制資料,描述斷裂兩盤運動方向及其演變歷史。(3)斷裂動力學研究:透過微震觀測、斷裂帶物質的實驗研究、地殼形變特徵分析等,研究斷裂活動方式及斷裂帶周圍的應力場。(4)斷裂的地震活動模型研究:在以上三方面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古地震研究及微震活動分析,研究斷裂的長度、深度、斷距、位移速率等與地震活動性之間的關係,劃分不來強震危險區,確定最大強震復發間隔,並以數學形式錶達出來。5.中國活動斷裂的分區特徵(1)中國活動斷裂為數眾多、分佈廣泛,具有明顯的分區分帶性。(2)中國西部活動斷裂走向以東西向或北西西向為主,大型的走滑斷層和逆斷層發育,位移量也較大;中國東部活動斷裂以北北東與北東走向為主,北西與北西西向次之。中國東、西部活動斷裂的這種差異與其各自的地震活動性相呼應的,即西部地震強度、頻度均比東部高;而在大陸東部,相對華南與東北,華北較強的活動斷裂,也對應著較強的地震活動性。6.中國地震構造的規律性認識(1)提出了中國強震發生的地震地質標誌,它們是:大地構造邊界帶、新構造差異運動帶、活動斷裂帶、斷陷盆地帶、地殼厚度變異帶動等。(2)提出了強震發生的構造部位的標誌,即斷裂帶端點、拐點、交點、閉鎖點、網路結點。(3)總結了中國地震發生的孕育模式和發展過程,諸如震源組合模式、膨脹-蠕動模式,以及結合各種前兆、震時和震後地震效應提出的海城和唐山地震孕育和發展的階段性;(4)總結了許多地震預報新方法,包括構造類比法,構造追蹤法,以及地震遷移、地震填空、地震重復率等方法。


其他答案


玄武岩的起源亞洲大陸東緣北起自長江沿岸南迄中南半島,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台灣、海南、越南等地區,新生代岩漿活動十分強烈,廣泛發育以玄武岩為主的火山岩,為構成環太平洋西岸新生代火山之極重要組成分子。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當海洋板塊向大陸俯衝時,消逝的海洋岩石圈衝入上部地函深部,將滯留於約650公里的地震學上所稱的低速帶不連續面上,形成大的巨石體層圈(圖1)。此巨石體因岩石含放射性元素,經由天然蛻變,產生熱能而溫度上升。在高溫高壓下岩石可塑性加大,產生重力分離效應,其中高密度的較重的塊體沉入巨石體層圈底部;輕質部分上浮,俟時機適宜時,如湧泉般的沿著地下裂隙或破裂帶湧起。於竄升過程中,有部分的岩石因高溫而融化產生岩漿。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與玄武岩(圖1)。大的、深的斷裂帶提供了岩漿流出地表的管道,因而亞洲大陸東緣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布,明顯與地表裂谷、拗陷盆地或斷裂帶的方向相呼應。這些構造與斷裂帶的方向,於台灣與華南地區主要為北北東向,而於越南、海南與雷州半島則係沿紅河大斷裂帶,由西北-東南向經越南轉為東西向延伸。玄武岩的地質地形景觀玄武岩熔岩流噴出地表,於地表低窪處匯聚或漫流平鋪於平坦的大地,有如地毯般。每一單一熔岩流厚度由幾公分至數十公尺不等。熔岩冷卻凝固所形成的玄武岩,岩石堅硬抗風化,形成地表一良好的抗侵蝕保護殼,而造成地形上的方山地貌(圖2、3、4)。岩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岩層後,溫度逐漸降低,岩體因冷卻收縮而成柱狀節理。這些龜裂而成之多邊形柱狀節理與乾旱稻田泥土龜裂有異曲同工之處。泥裂之形成導因於土壤表層脫水收縮,而玄武岩多邊形柱狀節理則起因於凝固前後之冷卻收縮。當一熾熱成份均勻之岩漿,從表面開始冷卻時,將順著表面在各方向作相同程度之收縮。這種收斂就好像向一系列等距離之點收縮,而這些中心點(如C,1,2,3......等,圖5a)形成等邊三角形。當破裂之瞬間,任意之一中心點C和其最鄰近之中心點(如1~6,圖5a),乃是沿著直線C-1收縮,其距離正好足以克制岩石之拉張強度,因此所形成之張力裂痕正好在C和1間,而與直線C-1垂直。如果每一個中心點是由其他6個點(如1~6,圖5a)所圍繞,那麼將產生六角狀裂隙。這種冷凝龜裂一旦於岩體中某一處形成,則將迅速擴展至整個層面(圖5b),並自冷卻面向內進行,終致形成一系列之柱狀節理。除了六方柱狀節理外,尚有三、四、五和八面柱體形等(圖6)。柱狀節理既由冷凝收縮所引起之熱脹冷縮應力龜裂而成,那麼這些張力將受溫度控制,也就是與等溫線攸關。雖然尚無確實的理論根據來解說為何最大張應力當平行於等溫線,但假設等溫線之變化曲率不大,這種臆測仍屬合理。因此當一岩流或岩脈冷卻收縮時,其收縮方向將隨時平行瞬間之等溫度面,因之柱狀構造將垂直於等溫面,由火成岩體外側向中心逐漸發育,因此柱狀節理之外觀形貌可指示侵入岩體或岩脈於岩漿整個流程中的相關位置(圖7)。因不同之位置而衍生出水平(圖8)、塔狀(圖9、10)、垂直(圖11)與放射狀(圖12)等林林總總的形態。玄武岩地質地形景觀之維護早期台灣台北、基隆一帶凝灰岩層及桃園、新竹之中新世沉積岩層中,常發現偶含玄武岩岩流,可供小規模石材開採,但難符合經濟效益。澎湖列島柱狀玄武岩,岩質堅硬緻密,骨材品質良好,因此曾有單位建議除在較大島嶼且非人口密集之區域外,尋找其他適宜區域規畫開採,提供高速鐵路骨材。但若考慮澎湖列島之地層構造,玄武岩常為各大小島嶼之保護層,若將堅硬的外殼剔除,中心軟弱的沉積岩與凝灰岩豈能經得起海浪的考驗,那麼這蕞爾島嶼的末日也就指日可待了。大陸型裂隙噴發所造成的玄武岩台地,開採石材骨材不乏適宜的例子;但砂石開採從業者,往往只圖小利,金錢至上,常已開採至美好的柱狀節理剖面處仍不願就此打住,繼續挖掘,而讓後代子孫無法目賭其風貌,殊為可惜(圖13)。在此有些權宜措施所樹立的典範值得效法:大陸南京桂子山石柱林玄武岩採石場,於江蘇砂石界曾十分風光,但為求環境的保護,經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地質專家的呼籲,倖得以保留為南京近郊火山觀光景點(圖14)。澎湖西嶼大池沿岸柱狀節理自然景觀(圖16),絕不在南京桂子山或福建牛頭山(圖15、17)之下,但近期因人工闢建海水九孔養殖,逐漸遭踐踏。若不及早防範並謀求補救,而任其日益擴張,將造成後代子孫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參考資料: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88/136/09.html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10000013KK17604

922922B0A281F957
arrow
arrow

    b99td15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